一、急性肺損傷模型背景簡介
急性肺損傷(acute lung injury,ALI)是指由各種因素導致的低氧性呼吸衰竭,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fā)生。ALI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但其發(fā)病機制研究和治療手段的進展不大,因此,建立動物模型來模擬ALI十分必要。
二、急性肺損傷模型簡介
其主要病理特征表現(xiàn)為肺泡上皮細胞及毛細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造成炎性肺泡浸潤、出血、肺水腫和透明膜形成,在臨床上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低氧血癥和呼吸窘迫,嚴重者極易發(fā)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進而誘發(fā)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一直是科研工作者重點關注的領域。
三、急性肺損傷模型構(gòu)建方法
3.1實驗動物
SD大鼠,8周齡
3.2實驗材料
雌二醇,ssd,ss縫合線
3.3模型構(gòu)建流程
建模方法:腹腔注射100mg/kg劑量氯an酮進行麻醉,鼻內(nèi)一次性滴注10μg LPS(或10mg/kg 50ul),LPS處理24h/48h后處死小鼠取肺組織進行石蠟切片HE染色,觀察肺部損傷情況。
三、模型驗證
肺損傷評估標準:采用Smith評分方法對肺水腫、肺泡以及間質(zhì)炎癥、肺泡及間質(zhì)出血、肺不張和透明膜形成,分別進行0-4分半定量分析;無損傷0分,病變范圍<25%=1分,病變范圍占25%-50%=2分,病變范圍占50%-75%=3分,病變滿視野=4分,總肺損傷評分為上述各項之和,每只動物觀察10個高倍鏡視野,取其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