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物模型癲癇背景簡介
癲癇是多種原因導致的腦部神經元高度同步化異常放電的臨床綜合征,臨床表現具有發作性、短暫性、重復性和刻板性的特點。
二、動物模型癲癇模型簡介
常用的化學點燃方式可通過直接在動物腦內注射低劑量的興奮劑,或通過反復系統運用閾下濃度的驚厥劑來誘發癲癇。
由于點燃可以精確地確定癲癇發作的時間、癲癇發作的部位,故可提供癲癇傾向性、反復癲癇發作對大腦的影響、不同結構在調節癲癇持續時間和擴散中的作用、不同區域相對易感性等大量信息。
三、動物模型癲癇模型構建方法
3.1實驗動物
SD大鼠,8周齡
3.2實驗材料
PTZ,注射器
3.3模型構建流程
化學藥品中最經典的便是通過阻斷GABA傳遞致癇的PTZ,可用于建立急、慢性癲癇動物模型。在嚙齒類動物中以閾值劑量注射 PTZ 可導致急性肌陣攣和緊張性擴張; 而以較低的閾下劑量重復給藥可引起點燃現象,其最初的非驚厥劑量可降低實驗動物的死亡率,同時大多數動物都能誘發癲癇活動,如無需后續藥物干預的改良 window-PTZ 點燃法。
低劑量 PTZ( 20 ~ 30 mg /kg) 可引起失神發作,適合于相關 AEDs 篩選。
三、模型驗證
觀察10?20min后動物就可以誘發肌陣攣發作,之后出現前肢陣攣、姿勢不穩、強直發作。該模型恢復快,動物會在30min之內恢復正常行為。該模型需要連續5?10d每天誘發5次,每次間隔至少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