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物模型尿路結石動物模型背景簡介
泌尿系統結石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可以引起包括尿路感染、腰痛、腎盂積水、腎功能下降等臨床癥狀,并會隨著時間推移易引發尿路堵塞,造成腎疼痛、腎積水等,嚴重者可引發尿毒癥甚至腫瘤。由于泌尿系結石的影響因素多元化,緩解方法困難,因此建立穩定可行的動物模型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
二、動物模型尿路結石動物模型簡介
泌尿系結石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其可以引起明顯的臨床癥狀,包括尿路感染、腰痛、腎孟積水、腎功能下降等。在亞洲,不同國家發病率不同,約10%~19.1%。由于在第1次發作后的5~10年內復發率高達50%,所以重復手術干預的比例很高。由于泌尿系結石的影響因素多元化,緩解方法困難,因此必須有可行的動物模型被用于研究該疾病。
三、動物模型尿路結石動物模型構建方法
3.1實驗動物
Wistar 雄性健康大鼠,6周齡
3.2實驗材料
注射器
3.3模型構建流程
乙二醇和氯化銨法選用 Wistar 雄性健康大鼠,體重 180~220g,隨機分組,1%乙二醇飲水+2%氯化銨,每天灌胃 1ml/只,連續 28 天,實驗結束前用代謝籠收集并測24 小時尿量和 24 小時尿液中草酸排出量。
三、模型驗證
斷頸處死大鼠,下腔靜脈穿刺取血,3500r/min 離心 10 分鐘后,取上層血清檢測 BUN.Cr.P.Ca*+含量(Olympus Au1000 自動分析儀)。切取雙腎,縱向剖開,取左側腎臟用 10%中性甲醛固定,作常規 HE 石蠟切片和 Von-Kossa's 染色,偏光顯微鏡觀察腎組織草酸鈣結晶形態分布及腎組織的病理改變,日立 180-80 型原子吸收光譜儀進行腎組織 Ca*t、Mg**含量,尿液中總 Ca+含量,總 Met含量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