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動脈弓縮窄模型背景簡介
主動脈弓縮窄(TAC)模型是一種比較經典的手術類肥厚型心肌病模型。TAC模型通過縮窄主動脈弓的方式構建,能夠模擬由于心臟超負荷增加而導致的心肌肥厚,以及喪失代償轉變成慢性心衰,類似于人類高血壓或主動脈瓣瓣膜狹窄致心力衰竭。
二、主動脈弓縮窄模型簡介
心力衰竭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綜合征,其發病率與死亡率不斷上升,威脅著人類健康。心力衰竭的致病因素復雜,血流動力學異常,心室負荷增加導致心肌肥厚,神經內分泌細胞因子過度激活引發心室重構等原因均會導致心衰癥狀。
三、主動脈弓縮窄模型構建方法
3.1實驗動物
C57BL/6小鼠
3.2實驗材料
氣麻,剪刀,ss縫合線
3.3模型構建流程
(1) 2%異氟wan與0.5-1.0L / min 純氧混合氣體麻醉小鼠(無條件的可用1%戊巴bi妥腹腔麻醉,麻醉劑量50mg/Kg效果不錯)。
(2) 常規備皮、消毒操作后,小鼠以仰臥位固定于泡沫板,經喉氣管插guan與小動物呼吸ji連接,潮氣量01-0.3ml,呼吸頻率125-150次/min,手術期間氣體麻醉維持 。
(3) 由左側第2肋肋間隙進入胸器,小鼠開胸器撐開,鈍性分離胸腺并固定,沿主動脈弓分別向近心端尋找無名動脈和遠心端尋找左頸總動脈、左鎖骨下動脈。在無名和左頸動脈之間放置穿6-0縫線,27G縮窄針平行于主動脈弓放置,結扎并小心抽離縮窄針,關胸縫皮,并撤掉呼吸ji。
(4)一周后超聲驗證模型,檢測右頸總動脈與左頸總動脈血流比值即RC/LC,假手術一般為1,而模型組可到5-8。
三、模型驗證
病理實驗